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防控工作。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负责同志和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中国疾控中心、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专家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会上介绍:近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表示这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作为全球健康威胁已经结束,各国要从应急模式过渡到新冠疫情与其他传染病一同管理,不能停止工作。
当前,新冠病毒仍在不断变异,国内疫情总体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疾病危害仍然存在。各地各部门要继续落实“乙类乙管”各项措施,在保障群众健康的同时,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要继续强化疫情监测预警和信息报告,有效掌握病毒变异和疫情发生发展情况,增强医疗资源储备,提高临床救治能力。要继续加强学校、养老机构、社会福利院等重点场所人员健康监测。要继续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做好个人防护。
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在会上介绍:结束“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并不意味着新冠疫情的结束,也并不意味着疫情危害就彻底没有,更不意味着我们对新冠疫情放任不管,而是表明以人类目前的能力,可以有效控制这种危害,还要继续做好相关的疫情防控工作,保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出现规模性疫情可能性不大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今年的“五一”假期期间人员流动是比较大的,请问节后全国疫情形势如何?另外,根据我们的研判,是否会出现聚集性疫情?
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副司长刘清表示,近期,全国发热门诊监测结果显示,“五一”期间部分地区疫情出现小幅上升,但各地在院重症病例数均未出现大幅增加,医疗机构正常诊疗秩序也未受到影响。总体来看,国内疫情目前仍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各地医疗服务秩序正常,全国未出现规模性疫情。
专家研判认为,由于人群接种疫苗和新冠病毒感染后的免疫力存在随时间衰减的客观规律,全国疫情在今年4月上旬达到2022年11月以来的最低水平,近期开始出现缓慢上升的情况,这种变化趋势符合预期,也与全球奥密克戎病毒株波动流行的规律相似。
人群免疫力衰退是一个逐步渐进的过程,当前我国的人群总体免疫保护水平仍然较高。
“五一”期间人群聚集和流动性增强,客观上增加了病毒的传播机会,预计“五一”假期后局部地区疫情可能会出现小幅反弹,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场所可能会有所增加,但出现区域性规模性疫情的可能性不大,短期内不会对医疗救治和社会运行造成明显的冲击。
我国主要流行XBB系列变异株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会上介绍:随着我国对外交流的增加,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的构成受国际影响明显增大。
监测数据显示,4月下旬我国输入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已达到97.5%,与全球XBB系列变异株占比基本一致;本土病例中XBB系列变异株占比自今年2月开始持续升高,从2月中旬的0.2%增长至4月下旬的74.4%。同时,BA.5.2、BF.7、BA.2及其亚分支合计占比约25%。目前,我国新冠病毒主要流行株已变为XBB系列变异株。
XBB系列变异株是一种奥密克戎重组变异株,其传播力和免疫逃逸能力均强于早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是目前全球优势流行株。
从目前的监测数据看,包括XBB在内正在流行的变异株与早期奥密克戎各亚分支相比,致病力没有明显变化。
来源:央视新闻、澎湃新闻
本文来自作者[如巧]投稿,不代表羽隶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law-prophet.com/jyfx/202509-3741.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羽隶号的签约作者“如巧”!
希望本篇文章《新冠疫情再度升温?官方最新评估揭示近期情况!》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羽隶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5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新冠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后防控工作。国家疾控局传染病防控司负...